20170918陳誠仁院長1.jpg

撰文:簡英慧

人生意義的信仰追尋

和許多台灣的家庭一樣,陳誠仁院長出身於傳統信仰的家庭。小時候遇到節慶或是考試的時候,跟著母親到龍山寺拜拜。雖然他內心很疑惑,也不覺得這樣的拜拜能代表信仰,但他深深體會父母對他的愛與期待,小小的他內心更期盼的是拜拜完到龍山寺旁的小吃攤享受美食。在媽媽的鼓勵下,考上初中。媽媽說,既然考上初中,你就繼續再考高中吧!於是他又考上高中,然後又考進了台大醫學院。讀書一帆風順的他,在台大醫學院新生報到時,心想,這一路到了台大醫學院應該是不錯了,以後應該是會當一位醫生,然後開業,娶妻生子。此時,有另一個反思出現:難道我的一生就只有這樣嗎?如果不是,那又會是怎樣呢?以前也曾想過這些問題,但在那個時刻,更深刻啟動了他應該開始追尋更高的信仰帶領的想法。

由佛學到神學,立志醫療傳道

進了台大之後,他第一個參加的社團是晨曦社,這是一個佛學社團,每次的聚會都是在探求人生的道理,只是這些道理無法觸及他心裡最深的渴求。他心想,不知基督教是否能滿足他內心的尋求?學校對面有聚會所(前為召會),他主動進去聚會,在那裡開始唱歌聚會,這一切都讓他覺得非常自在,這是他開始追求基督信仰的開端。升上大三,換到中山南路醫學院去上課,學校的同學邀請他去團契,那時團契是在濟南基督長老教會聚會,許多優秀的學長也都在團契裡。其實要他的頭腦看聖經來接受信仰,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他花了一段時間追求。聖經上說:「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他開始思考什麼是信心?如果對自己所盼望的事還存有疑惑,那能還能稱為信心嗎?要看到才會相信,這已經不是信仰。這句經文打動了他,他跟主說:「主啊!我願意相信祢,願意來經歷祢自己。」在台大實習階段,也一直都在團契中,追求信仰,醫療傳道的概念也在他心中慢慢萌芽成長。翁瑞亨、蔡茂堂、王榮德等前輩,也影響了他走上醫療傳道這條路。畢業後,他到台北錫安堂聚會,受洗成為基督徒,有了真正的教會生活。這一路的信仰追求,也看到許多醫療界前輩的信仰榜樣,因此他期許自己藉著專業來走服事的路。

成大醫院的籌建,成為嘉基主管的預備

在台大完成住院醫師的訓練,畢業後有三條路可選,一是當時醫院希望他們能去沙烏地阿拉伯一年,回來便可任主治醫師,再者就是去基督教醫院,第三條路則是在他主治醫師第三年,便被邀請參加成大醫學院的籌建。同時,他也擔任台大團契的主席。他看到比他年輕的學弟,一完成實習就下鄉去服事偏鄉醫療了,他心裡非常佩服他們的勇敢,內心也渴想要去。可是他問自己:你為什麼要去?是否有自己主觀的認為這是一件壯烈的事?自己只是想要做這個壯烈的英雄。其實自己內心並沒有一個具體的想法支持自己去。於是他暫緩自己的腳步,去參與成大醫學院及醫院的籌建。

成大醫院與醫學院的籌建,在硬體和軟體上都是從零開始,當時政府撥款60億興建成大醫學院、醫院的建設,這也算是國家的重大建設之一。他專心把這項工作做好,讓成大無論在軟硬體上面,堪稱是一間國家級的醫院。轉眼六年過去,成大也慢慢步上軌道,他心裡又開始翻攪…..我難道只是這樣子?他其實都可以看到自己再這樣下去,也許是南部醫院胸腔專科醫生的翹楚,但是又能怎樣?這是他的人生意義嗎?從他信主開始,醫療傳道這重要的的異象一直存在他的心裡。當成大告一段落,1996年,他來到嘉義基督教醫院擔任副院長。2000年在前任翁瑞亨院長轉往公職後,他接下了嘉義基督教院長的職務。在成大從籌備到上軌道,前前後後差不多有十年的時間,回頭看看這一路,主都一直在預備。青年時代的滿腔熱血要去醫療傳道,但神並沒有幫他開偏遠地區醫院服務的路,反而讓他參與成大醫院、醫學院的建設,在台大,若要參與這樣的擴建,都是需要相當資深的醫生才能有機會參加公共建設,他從住院醫師時就有機會能參與這個國家級的教學醫院的籌建,這實在是非常寶貴的實務經驗。一間醫院建設的動線設計、儀器採購的知識、人員招募及訓練管理、或者是學術研討上,都是親力親為,軟體硬體、教學看診,當時和幾位醫師一起共同奮鬥,大家戲稱為黃埔軍校第一期,甚麼都要做。就在這樣的訓練之後,上帝又帶領他到嘉基,當時的嘉基在人力物力上都正好發展到一個階段,需要向下一個目標邁進,而他正好又是親身經驗的大型教學醫院的創建過程。這一切看似剛好,但卻有上帝極巧妙的安排,這些訓練可幫助他成為一位領袖。人若是單純把自己擺在主前,願讓主差遣,神就會為人預備道路。醫術的訓練、管理的訓練,一樣一樣擴張他的境界。

在嘉基以身作則轉型領導

從成大到嘉基,完全不一樣的環境,過去不管在台大或成大,都是資源豐富的醫院。附近林立的醫院,有的是老字號,有的是新建。在這麼多的醫院中,嘉基要如何提供民眾優良的醫療服務?院內要如何提升醫療品質?與各醫院的區隔性。在提供民眾好的醫療之外,也要評估是否有足夠的客源,能將醫院永續經營,這是很現實的,這都是他擔任院長的種種考量。然而,跟著上帝走,我們要傳福音,另一方面,可以自給自足,但如何自給自足,這當中卻是經歷上帝的恩典,從上帝那邊得到信心,這是很實際的功課。在做決定的瞬間,就是經歷恩典的時候,事情擺在面前,要怎樣決定?有些事情要妥協嗎?可以堅持嗎?來嘉基,不只是自己對醫療傳道的奉獻,也是在經歷上帝的信實。

隨著醫院的擴大,基督徒員工的比例也會漸漸減少,員工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會一起相處的人,所以,要活出好的見證,用生命影響生命,更是直接且無可矯揉造作的,而且要身先士卒。在SARS那段期間,人心惶惶,當內科成立發燒篩檢站需要主治醫師排班,去和這些發燒的病人接觸做檢查。不管主任怎樣大聲疾呼,害怕恐懼始終讓醫師們望之卻步,他可以體會大家的恐懼,但內心突然有一個聲音告訴他說:「你啊!就是你自己呀!」於是他填下第一班,當院長這樣做了,大家都沒有其他意見了,就一一填下自己的班表。除了以身作則,在照顧員工,必須讓員工體會到「愛」,他才有辦法去照顧病人,如果員工體會不到愛,他怎麼去愛病人呢?

身為領導者的責任,不是只做現在的事,而且要遠觀未來的事。從2000年六月擔任嘉基院長至今(2017年)也17年了,這段悠悠歲月,隨著社會價值觀的改變,醫院也快速的成長,從內而外許多的變化。然而,身為一位領導者不僅價值觀要持守,但也需開拓新思維、擁有新觀點。他帶領嘉基立足於光榮使命而放眼於未來挑戰。讓嘉基的醫院服務,從急性病患醫療到慢性病患的照顧,一切都由心出發。對員工一點用心,就能凝聚彼此之間的愛對病患多一點用心,就是把主愛放在他們身上。從經濟上的考量,一間那麼大的醫院,當然需要足夠的經濟支持下去,但醫院必須帶著更高的眼光、肩負更長遠的社會需求,陳院長謙卑地說,這一切支取的力量必須來自上帝,否則人的圖謀都是空虛的。

TCMA事工的參與

2017年,TCMA與路加傳道會聯合退修會在嘉基舉辦,陳院長親自參與每次籌備會,全力支持。也指示嘉基社區醫學部在阿里山醫療、長照服務,應和TCMA阿里山尼希米行動醫療傳道是供多多合作與整合,自己率先加入成為TCMA會員。

耶和華以勒,神必預備的人生

我們原不是傳自己,乃是傳基督耶穌為主,並且自己因耶穌作你們的僕人。

哥林多後書四章5

為了基督的緣故,甘願成為眾人的僕人,服事神所創造的世界。人若真的遇見榮耀的主,生命與主相連,就會甘願脫掉一切光環做眾人的僕人。萬有皆屬主,也都是因祂而存在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旅行,才會發現每一個環節都不是偶然,原來都是主早就安排好了。陳院長在每一個生命的高峰,去思考:「難道我的人生是這樣嗎?」在經歷璀璨的光華,不是思考自己的榮耀,而是往更深的生命層次去思考、挑戰。果然上帝為他開了不一樣的路,讓他經歷更深層的豐盛,去突破自己的能力。在舒適圈不享有美名,只甘願傳揚基督是主,只有主愛,才能讓人這樣甘心臣服,打破自己。

arrow
arrow

    tcmaMich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