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恒徳,TCMA)

 

老幹新枝再出發                              

TCMA (臺灣基督徒醫學協會www.tcma.org.tw)成立於1967年,為臺灣最早成立的全國性基督徒醫療團體,也代表臺灣參加目前有88個會員國的ICMDA(國際基督徒醫師與牙醫師協會)2009TCMA理監事會曾對事工與未來展望有一全面策略檢討,訂出國際參與、網路聯結、關懷國內外跨文化弱勢族群(含原住民)、學生事工等發展策略,並以「蒙福的基督徒醫療工作者成為世界的祝福」為願景。為更了解原住民需求,長年在嘉義阿里山鄒族當志工的表哥張克平長老,20092月帶著我大哥陳恒常醫師(當時TCMA理事長)和我上阿里山拜訪各部落教會,與牧師、長老座談,了解原住民健康、醫療、教育、經濟、家庭、信仰、文化傳承、人口外流等等問題。雖有主內一家、彼此相愛的關係建立,但如何找到事工切入點,卻有心有餘而力不足的茫然。想到200985-9TCMA將在台灣舉辦ICMDA台、日、韓醫療工作者交流會議,相約85-7日安排幾位各國醫學生到部落文化體驗與服務。  

圖片1.jpg

拜訪部落,與村長、牧長懇談

圖片8.png

與神立約尼希米

200987-9TCMA在宜蘭舉辦百人國際會議,聽學生報告在阿里山各部落的體驗與服務時,才知道87日他們下山前所住的里佳部落莊長老民宿,半夜已經被莫拉克颱風帶來的土石流沖毀,水深及腰,莊長老夫婦倉皇逃命。台灣的災情迅速傳遍世界,美國FDA副局長Lumpkin是長老會信徒,和我在國際藥政會議常見面,立刻電郵關心,我回信說我們一家在北部都平安,但我的心就像舊約先知尼希米一般,為南部災情慘重而難過。927-28日,我召集TCMA青年和我上山去瞭解災情和需要,拍攝紀錄片,以便日後放上網傳遞訊息,夜宿茶山老村長李玉燕長老的民宿野摩居,主日參加茶山教會禮拜。行前一週,老村長表示教會目前無牧師,主日禮拜只剩十幾位會友,詢問可否由我們負責當日講道?我硬著頭皮答應,以「我們起來建造吧!尼希米行動」為講道題目。災後滿目瘡痍,我站在神聖的講台講道時,聖靈刺痛我的內心,我口所講道內容,不僅是對少數會眾勉勵,更是向上帝信心的禱告與立約~只要我們願意順服祂的帶領「同擔苦難,攜手重建」,有一天必如尼希米一樣,完成重建,向神獻上感恩。我告訴自己,不能講完就走,回台北依然過安適的生活20099月,正值921大地震滿十周年,全台都在審視十年重建史,我心裏暗自向神禱告,求主幫助我至少投入十年。老村長和她兒子山美教會安志強牧師說,年收入5000萬元的達娜伊谷,就像「經濟文化土石流,部落傳統技藝被娛樂觀光樣板的勁歌熱舞取代,族人鉤心鬥角,搶賺觀光財,生活放浪揮霍離開神。感謝神對鄒族愛的管教與患難中的保守,達娜伊谷被土石流淹沒風光不再,只有回到以教會為中心,包含心靈、文化、產業、醫療、教育等面向的社區重建,重新()生命扎根建立信仰,才能真正改變鄒族社群,才有真正的盼望。雖然知道TCMA和自己力量薄弱,但是內心卻十分平安與篤定,因為知道這感動是出於神,憑信心仰望上帝開路

 

 

IMG_5889.JPG

陳恒德醫師於茶山教會主日證道「我們起來建造吧!尼希米行動」

關懷之旅做先鋒

200910月,我投稿基督教論壇報鄒族部落行,齊心重建尼希米」,並受邀多次分享尼希米行動。11月,我所屬的榮光小組教會將教會賑災專戶所餘62萬餘元全數奉獻給山美教會興建教育中心。我所屬醫藥品查驗中心付版權費採買鄒族藝術家白紫畫作為賀卡和電子賀卡,寄給許多人和單位。聖誕節,長老會派助理總幹事林芳仲牧師和TCMA三十餘人(含我們家族三代23)上山,展開關懷之旅,拜訪長老會設立的關懷站,清晨登茶山村外高處有「女人部屋」之稱的涼亭,芳仲牧師主理「舉目向山禱告會」,一起按手為原住民牧者祈禱,也求神醫治受傷的大地。天色漸亮,這涼亭似守望樓,透過雲靄,遠山浮現,俯視晨霧中若隱若現的山下部落。想起百餘年前馬偕牧師在「最後住家」詩作中描述「在雲霧中,看見山嶺,從雲中隙孔,觀望全地」,遠眺神託負的福爾摩沙,暗暗立志順服回應。週末部落聖誕感恩讚美晚會,回鄉過節的青年們熱力演出街舞、「三博士朝見聖嬰」搞笑版。主日清晨三點持火炬走遍全村報佳音,山路氣溫低,內心卻興奮火熱,因我們是傳福音報喜信的人,宣告這地屬主。芳仲牧師主持重建座談會,決議醫療事工邀TCMA為夥伴團體。堂弟陳恒順醫師為家醫科主治醫師,在台大醫院負責遠距醫療的計畫,當日也派一組研究人員進入山美設點,使用手提可攜帶式儀器,測量血壓、血糖、血氧、心電圖,以健保卡建立個人病歷,透過網路傳送至台大判讀,亦可以Skype連線問診,稱之「天使在線」。安牧師提到阿里山八名傳道竟有六人患有糖尿病;社區多人酗酒、痛風、肝病。舅舅羅福全是前駐日代表,也曾是聯合國大學經濟專家;此次同行深深感嘆政府原民政策多所不足,未為原住民規劃可發揮族群特色的生存空間;欣慰教會始終站在原住民最需要的地方,成為凝聚、維繫的力量,特題詩「雲深谷深入茶山,山斷路斷九迴腸,鎮魂孤野楠溪畔,部落聖歌留溫馨。」紀念此行。

 

_MG_0023.JPG

健檢中

_MG_9557.JPG

健檢中

_MG_9552.JPG

健檢中

_MG_9487.JPG

健檢中

_MG_9471.JPG

健檢中

S__4251705.jpg

鄒族藝術家白紫畫作 《獵人與塔山》,並製成萬用卡

居家關懷代義診

2010年四月,TCMA上山到各部落義診,大隊人馬,每天看上百位村民,有衛教、牙科、腹部超音波、各科醫師問診。義診結束,大家各自下山,但是台大公共衛生的一位護理師卻繼續留駐五個星期,跟著牧師趴趴走,全面觀察部落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下山之後,她寫了一個報告給TCMA,陳述部落真正需求不是義診,義診只有三四天,對部落的幫助小,一星期的藥對慢性病幫助很有限。這五週生活,她找出許多問題並與族人建立可信賴的朋友關係,教他們正確的飲食習慣,如:血壓高的不要吃太鹹,膽固醇高的不要吃肥的,糖尿病要控制飲食、定時吃藥,中風的人要有無障礙環境,居家環境衛生要維護等等。結論就是,部落應該要有像她這樣的公衛護理師常駐與衛教,必要時聯絡轉診醫院治療。建議由安牧師推薦與督導,TCMA出資,在部落裡聘請有醫藥常識或背景的原住民為居家關懷員,可騎機車在各部落居家探訪衛教有健康照護需求的長者及其家人,關心長者的生活,有時用族語唱歌或為長者禱告,有時煮東西給他們吃,幫忙打掃居家環境,陪長者去教會、就醫等等,以台大家醫科陳恒順醫師為召集人的TCMA成員,固定每一兩個月上山,針對所發現個別健康需求,再由關懷員陪同回診建檔,並且不定期與安志強牧師召開視訊禱告與工作會議。在關懷員的事工之外,TCMA支持教會開辦老人食堂,每兩週一次,聚集老人一起做傳統鄒族料理與手工藝,也常帶他們出遊,走在政府長期照護之前的身、心、靈全人關懷。這兩位居家關懷員皆教會長老,TCMA2010年一直支持到現在,成為牧師牧養會友的得力幫手。安牧師說這是對鄒族最有實質幫助的事工,因為台北來的醫師,透過教會,竟能長期輪流到家為長者看病或迅速轉診大醫院妥善治療,平日又有居家關懷員專職照料。故事一:為儘速幫助一位中風又肝硬化的老人搬離堆滿農藥不利健康的倉庫,恒順醫師竟和一些阿里山路過遊客,合力為他組裝買自好市多大賣場的小組合屋,並幫他搬家。TCMA再奉獻一些金錢,由族人加蓋一較大房子套在其上,成為房中有房的奇景。TCMA懷抱愛心的會員資助老人們去高雄參加神醫佈道大會,他中風攣縮的手,竟然在會場禱告中得醫治,可高舉過頭成為部落中的活見證。故事二:一弟兄甲狀腺亢進凸眼致角膜潰爛幾乎看不見,又消瘦肝硬化與關節變形無法走路,這位長年躺在黑暗中自閉又被遺忘的族人,2010年由TCMA說服家人同意,在關懷員陪伴下,安排到台大醫院眼科開刀後不再凸眼,經復健營養調理與愛心關懷,他竟能扶著步行器,再度走進教會唱詩讚美神,原來如坐在死蔭之地的人,如今卻發現有大光照耀。族人看在眼裡,感念在心。

IMG_0741.JPG

搭建組合屋完成

 

再造杏林護山林

2011植樹 (1).jpeg

植樹紀念、再造杏林

2011植樹.jpeg

感恩行動,植樹復育大地

2011年2月TCMA在來吉舉辦第45屆年會,民宿主人親自於營火晚會中跳鄒族勇士舞,他又高興又感傷的說,民宿以往只要有50位以上遊客入住,就會跳勇士舞歡迎,那天是自八八風災後四百多天來,第一次跳勇士舞,舞團班底早已四散謀生去,臨時找回幾個、加上自己,跳得滿身大汗,但總算是突破困境的一天。在鄒族陳清發牧師祝福禱告下,我在蘭后民宿前庭園種下第一棵杏樹,第一批共種15棵。五月又於達邦宣教營地種48棵、樂野教會8棵、特富野教會8棵、里佳教會8棵、山美重建關懷站20棵和新美教會8棵。緣起〜有次下山前和老村長閒聊鄒族未來想做甚麼?她隨口講應該種樹,既可水土保持,又可發展賞鳥,可惜林務局補助金太少,每種一棵樹,20年不可砍,每年僅補助20元。我靈機一動,發起以「再造杏林」為名,向醫藥界募捐,每認養一棵杏樹捐千元。因為仁心仁術的醫藥界常被形容為「杏林之光」,典故出自漢末三國董奉為山民免費診病療疾,但若治癒則只須種杏樹回報。當日種樹時,吟唱王貞文牧師2005年以鄒族古調MIOME寫的詩歌「主基督,我願背祢重擔,因為祢慈愛,祢慈愛,祢慈愛,是我泉源湧不息,我們一生跟隨祢;是我泉源湧不息,我們一生跟隨祢。

主基督,我鄉土祢所賜,我當愛土地,愛土地,愛土地,願付代價盡全力,落實和平與公義;願付代價盡全力,落實和平與公義。
主基督,祢的愛催促我,我們能夢想,能夢想,能夢想,夢見播種不徒勞,茁壯成長枝葉茂;夢見播種不徒勞,茁壯成長枝葉茂。
主基督,眾圍牆祢拆除,我們當相愛,當相愛,當相愛,族群不分我與你,和睦共處福滿溢;族群不分我與你,和睦共處福滿溢。

奇妙啊!王貞文牧師2005年寫的詩歌好像是為這特別的時刻量身訂做的;種樹的同時,與鄒族眾牧師、會友一同吟唱這首詩歌,看見啟示、異象,帶來認同。 這些杏樹遍及各部落逐漸成長,也象徵眾人的愛心一路陪伴。

 

深耕故鄉動員令

20126月,TCMA幹事轉來消息,說台灣最會說故事的歐吉桑~吳念真導演想要訪問我。一問之下,才知道他正在製作名為新故鄉動員令」的系列專題,訪問回到偏鄉長期服務的人說故事,專訪將由廣播電台和中國時報刊出,最後結集成書出版,以此發出動員令,呼喚更多有心人回偏鄉深耕。他的團隊看到我寫鄒族尼希米行動的報導,所以想訪問我。我第一個反應是謙辭,並推薦風災時,忍著痛風,跛腳也要徒步趕回部落守護的安志強牧師受訪,因為他才是真正釘根偏鄉與在地深耕的人,也是重建站主任。不料,他們接洽安牧師後,安牧師邀請我陪他一起受訪。安牧師說風災之後,看見台灣的人心很美麗,許多團體給他們各樣幫助,TCMA並不是其中資源最多的團體,但他最認同我們一起磨合摸索體會出來的精神,希望能以此範例,推廣至其他來關心的團體,就是在主裡建立生命陪伴的家人關係」;先建立關係,不斷聆聽他們真正的需要與想法,所有事工不僅徵得他們同意,帶進資源,並且尊重族人的參與甚至讓其主導,如家人般一路陪伴,沒有階段性分手前的焦慮與之後茫然的無以為繼。此訪問最後以「鄒族站起來,天災危機變轉機」與其他46個故事2013年由遠流出版社出版。

 

吳念真1.png

新故鄉動員令」的系列專題

吳念真2圖片1.png

新故鄉動員令」的系列專題

 

游藝學校創新局

20128 月,TCMA再度在台灣主辦ICMDA東亞區年會,安排來自美、韓、蒙古、吉爾吉斯、港、台三十多位學生和醫療工作者上茶山辦小學英文營、居家探訪、為老人染髮、按摩、洗腳、擁抱、拍美美個人照並印出護貝。我特地找了樂野部落土生土長的鄒族人師大汪明輝副教授(今原民會副主任委員),自台北回鄉,以英文為大家介紹鄒族的文化變遷與人文地理。當晚安牧師、弟弟恒理醫師、堂弟恒順醫師、我和汪教授於野摩居前涼亭徹夜聊天,赫然發現我們都是嘉義輔仁中學初中校友。汪教授雖靠原住民身份一路加分順利升學,卻直言政府的原住民教育政策是失敗的,因為考試內容一味要原住民去學習平地人規劃的教材,而部落文化、族語、傳統技藝如當獵人設陷阱、與山豬搏鬥的勇氣與技巧等,逐漸失傳,他甚至成為找不到回鄉路的鄒族人,因為部落裡沒有適合他的工作,他也沒有機會學會殺山豬成為受族人尊敬的獵人勇士。我驚覺台灣多元豐富文化中極重要的原住民文化,正在快速流失。不僅鄒族人需要傳承,甚至平地人也要來此體驗與學習這些極富啟發性的原住民文化。早餐後,正好遇見嘉義縣政府科員來茶山,問老村長「茶山農村再生計畫」申請寫好了沒?我當下要來草稿,隨手翻閱,內容不外是發展樂活養生、有機農業、社區美化、觀光發展等。徹夜長談記憶猶新,我隨口建議應在部落辦理營會,帶平地小學生來部落和部落迷你小學學生一起體驗式學習鄒族豐富文化與傳統技藝,由耆老有系統來教,可促進族群融合、文化保存、發展深度旅遊,甚至使部落成為教育台灣下一代最無法取代的教育場域等。老村長立刻表示這正是鄒族人的迫切需要,我取孔子「游於藝」的教育精神,即在各樣技藝操作中,自由且愉悅地去體會人與大自然、與他人和上天互動的道理,將此構想命名為「游藝學校」,捉刀寫進農村再生計畫,敦請老村長出任校長,我弟媳黃芬宜老師任執行長,TCMA負責招生與募款專戶。可能因未有先前績效未獲政府補助,我們還是決定自力放手一搏。2013年起每年寒暑假於茶山、來吉、南投武界(布農族)和教會、小學、社區發展協會合作舉辦54夜游藝學校,每次約各30位平地及原住民小學生、四十多位國中以上小隊輔,15位志工和數位核心老師(以恒理醫師當專屬攝影師,女兒語柔為最佳助教為班底),至今已辦了16屆。課程含括詩歌教唱、衛生、品格教育、部落傳說、歌謠舞蹈、農作學習、社區打掃、野外戲水漂浮(全套救生衣與頭盔)、爬樹、觀星、向天神取火、射箭、陷阱設置、彈弓射擊、運動大會、認識植物、搗麻糬、煮竹筒飯、手工藝和集體畫作創作、大石壁滑水、溯溪抓蝦、烤全豬、營火晚會分組表演等。學生犯錯處罰是讓芬宜老師親一下臉,具體落實孔子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的教育內容。芬宜老師更自訂專屬柔軟床墊放民宿,平日每兩個月就上山五到十天,義務指導茶山國小合唱團參加合唱比賽、鄉土歌謠比賽、英語演講比賽,屢獲佳績。芬宜老師更帶茶山國小學生到訪天母國小、交換教學,在中研院大草坪歌舞,致贈藍鵲集體創作大畫給士林公民會館永久展出,她叫得出每一位參加過游藝學校的小孩名字,每次營會結束,彼此相互擁抱,依依不捨,學員們在老師的愛中建立了自信,許多小隊輔更是愛上鄒族,多次參加此事工。鄒族的孩子來台北來讀書,也會主動找老師。我好奇問宜老師是甚麼動力讓她如此投入,超過我邀請她負責時所求所想?芬宜老師說,在許多服事挫折中,經歷了上帝背後的掌權,與聽見對她親自說話的呼召,雖然常累著說快撐不下去了,因著主,她只有無怨無悔的順服。她常笑說我就像游藝學校的國父,推動與發起革命構想,卻讓她去衝鋒陷陣,待這些孩子可以成為「有尊嚴與族群主體性的現代鄒族人」。

2013游藝學校.jpeg

第一屆部落游藝學校

399206_708459289180519_175738282_n.jpg

來跳舞吧

20449167_1916008928425543_3618775104666385125_o.jpg

手工製作

66525941_2959138024112623_5376188320214679552_o.jpg

大隊人馬部落巡禮

1147771_721103371249444_1277234023_o.jpg

大理石滑水

11713885_1183207615039015_2941484948906043254_o.jpg

玩水樂

22339163_1990705450955890_5284799096677038955_o.jpg

射箭

65758428_2941209999238759_394089968399548416_o.jpg

鄒語教學

66228951_2958833244143101_6601161161092104192_o.jpg

製作弓箭

27788373_2142660439093723_3253095347466166653_o.jpg

搗小米

66685241_2958805704145855_2232308358742802432_o.jpg

製作陷阱

65435654_2941238219235937_6670742925527220224_o.jpg

射彈弓

27747639_2142648532428247_3837461328938319816_o.jpg

編織手繩

66496807_2960541500638942_3153156137348497408_o.jpg

營火晚會

66457924_2958763134150112_8492171953702961152_o.jpg

詩歌教唱

執行長黃芬宜老師

藍鵲.png

學生集體創作手印作品台灣藍鵲,贈與士林區公民會館,做常態性展出

愛心連結你我他

尼希米行動成為台灣社會愛心匯集交流的一個平台。例如我在榮光小組教會或我曾任職的中研院,連續7年歲末年初募集一至兩輛貨車的愛心二手物資送給部落;有公司或機構捐羊奶營養品遠距醫療設備電腦、二手小巴車;更有許多醫療人員接力團隊照護。每次游藝學校除了平地小學生和小隊輔收合理費用外,平均要募款15萬元才能收支平衡。為此,需要同工們不斷寫文章、演講分享與四處募款,感謝許多個人、扶輪社、雅歌基金會、中國佈道會捐款贊助。捐款之外,更有許多人親自參與,例如2013年第一屆游藝學校,陶藝協會理事長李仁燿就親自帶所有捏陶工具上山教小學生捏陶,更就地取材以阿里山和苗栗陶土混合,燒出名為「華陀再世」的小口瓶,象徵TCMA醫療之愛與風災後阿里山之浴火重生,在台大醫學院其個展中展出後,捐TCMA義賣(據他說他的小口瓶收藏行情價約50萬元,意者可洽安志強牧師)。因本文所描寫的感人故事,部落已成為社區服務的一個典範,恒順醫師常帶台大醫學系學生和家醫科住院醫師上山服務,著實是視病猶親的機會教育。TCMA也屢屢安排香港中文大學醫學生、美國台灣人第二代醫學生、ICMDA東亞區各國醫學生上山服務與學習。我也受邀在台大牙醫三年級、藥學系四年級之通識教育或專業倫理課以此為例授課,或對台大醫學院服務性社團做典範學習演講。

 

DSCF6336.JPG

陶藝協會理事長李仁燿製作小口瓶

戰祭頭目迎神曲

2012217-19日,TCMA到阿里山特富野部落參加「戰祭」(Mayasvi),戰祭昔日是向哈莫天神祈求戰力的儀式,今日則為傳承文化,希望藉著祭典勉勵族人要以自己是鄒族為榮。218日祭典中,由信奉天主教的頭目汪念月帶頭踏著舞步吟唱迎神曲,族人應和。217日晚,張克平長老帶TCMA一群人參加了頭目特別要求神父在天主堂為他主持彌撒祝福,彌撒尾聲,頭目公開見證表示隔日他唱迎神曲時,他心裡迎的是天主教的天父上帝,並非對傳統哈莫天神的異教崇拜,請信奉天主教的族人諒解。話鋒一轉,他說看到今天基督教的弟兄姊妹第一次進到天主堂來參加戰祭前彌撒,對他表示接納,內心非常感動。神父請張長老上前回應,我私下建議張長老公開邀請頭目219日到樂野長老教會參加主日禮拜回訪,在神父的支持鼓勵下,頭目真的接受此邀請。為表示對頭目的歡迎與真心接納,我建議樂野安淑美牧師女兒禮拜前奏彈戰祭的迎神曲,表示我們也認同此曲迎的是基督教的天父上帝。然而,當天第一次進到長老教會坐在一群基督徒族人中的頭目一聽此曲,竟感動的在座位上大聲吟唱,完全釋放。主日下午,TCMA特邀長老會台灣神學院鄭仰恩牧師和天主教會、長老教會、真耶穌教會代表一起探討當信仰進到部落「福音與文化」如何會通與轉化的議題。新《聖詩》524首〈主基督,祢的擔阮著擔〉,是由鄒族受難者高一生的兒子高英傑老師由鄒族古調小米歌Miyome改編的曲,原是一首追悼亡靈的歌,由王貞文老師改寫的詞,卻成為族群融合主內一家的歌,也最能表達尼希米行動精神,此即會通與轉化的範例。

 

戰祭.png

 特富野部落「戰祭」(Mayasvi 

戰祭頭目.png

特富野部落「戰祭」(Mayasvi

 

原民立法揭新頁

2010年開始居家關懷員在宅長期照護與老人食堂服務,走在近幾年政府推廣長照2.0之前,也不斷和負責阿里山偏鄉醫療的嘉義基督教醫院和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討論如何進一步合作。為讓長照也能深入部落照顧原民,近5年原民會與衛福部持續增加對「文化健康站」挹注資源,2019年在總統蔡英文指示衛福部支持之下,預算明年將增加40%10億元,文建站將增加至380站,照服員薪資提升到33000元。20196月,原住民教育法大幅修正立法院三讀通過,未來原住民族教育的對象,將從原住民學生擴大到台灣全體師生及所有國民,此立法正符合2013年起,游藝學校的具體努力目標。2018年年初,我受母校輔仁中學校友會邀請,與安志強牧師陳恒順醫師陳恒理醫師一起回母校介紹尼希米行動給全體在校生,也感念母校數十年來為原住民培育許多人才,不料因此被推薦獲選為2018年母校傑出校友和校友會理事,進而於校友會中成立原住民工作小組,由曾獲十大傑出青年的王嘉勳校友理事(仁愛鄉賽德克族)當召集人,獎助在校生當游藝學校小隊輔,校長李國榮、校友會理事長黃啟宗、秘書長陳旺、理事王嘉勳和數位老師皆上阿里山探視學生活動和訪問家長。校長更決定向政府申請在輔仁中學設立「原住民教育資源中心」,擴大和部落與TCMA之長期合作。

 

苦難原是神祝福

2009-2019十年光陰飛逝而過,期間我到訪阿里山三十幾次,聯結社會各界和TCMA帶進許多人力與物力,也在重建的過程中,與阿里山主內原住民弟兄姊妹建立了生命陪伴的家人關係,一起經歷上帝奇妙的帶領。回首思量,只有為數算不完的上帝恩典獻上感恩。八八風災的苦難,撕裂了一道很深的傷口,暴露出許多需要心靈基礎重建的長年隱憂,但也帶進許多祝福,成為浴火重生再出發的契機。上帝也藉此磨練與回應2009TCMA所立下的願景與策略,逼我們走出舒適圈,繼續與上帝一起寫歷史。十年確實是可以有一階段性審視,但卻絕非告一段落的結束,期盼有尊嚴與文化主體性的現代鄒族人,能更多承接與主導未來的發展。路還很遠,但信心和方向卻十分篤定與清楚,主內一家人已牽住的手,更是永不放開,看見需要,一步一腳印,享受苦難帶來隱藏的祝福,也一起成為台灣的祝福。

 

TCMA.png

TCMA木雕藝術品,梁繼權醫師以台大醫院淘汰之阿里山檜木窗框雕刻而成

受傷小鳥主醫治.png

受傷小鳥主醫治基督徒插畫藝術工作者謝詠恩創作

 

arrow
arrow

    tcmaMich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