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台灣人物誌 (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IMG_1440.JPG

簡英慧撰文

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沒有見過,耳朵沒有聽過,人心也沒有想過的。                                   哥林多前書二章9

童年經歷神保守

有時候看似沒有關聯的事情,其實都有上帝安排的美意在其中。已經是家裡第六代的基督徒的張宏昌醫師,高祖父曾把自己在屏東縣內埔村的房子給巴克禮牧師作為教堂使用,基督化的信仰在家中代代相傳,張醫師從小就在教會中長大,沒有特別經歷過大風大雨的事才找到信仰與自己的關係。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一直感覺到上帝的帶領。當他小時候,有一次與母親回娘家,鄉下地方大,張醫師與表兄弟們一起玩,到處跑來跑去,當哥哥說要去找人,把他一人留在教會裡,時間一久,換他也跑出去找人,越繞越找不到人也找不到原來的地方。當時只有小學一年級的張醫師在巷弄裡跑來跑去,被一戶人家看見了,那人就問他是否迷路?當時年幼的他也說不出住在何處或要去找誰,只記得表哥的小名「阿聰」,要找回家人真是人海茫茫啊!幸好這位善心人士當過老師,想起自己教過的學生裡有一位名字有「聰」字,試著找看看,還果真幫他找到家人了!或許這只是一個小故事,但對張醫師而言,他相信上帝在保護著年幼的他。一路求學順利平順,大學時期開始參加TCMA的服事。當時在中山醫學院有一個「天橋團契」(天國的僑民),團契中的學長有不少人參加TCMA (當時是CCMA) 的服事,他也跟著一起參加。在學生時代,每次跟著學長姐到偏鄉去,看到學長姐因為基督信仰,用醫療來傳播天國的消息,給他很大的激勵,對他在人生的道路有很好的幫助。當時的他覺得這樣的服事真好,希望能夠一直持續下去,不要像學長姐一樣,到高年級就沒有辦法再參加,他要繼續下去。沒想到自己到了高年級,因為實習、值班,無法控制自己的時間,因此也是漸漸地離開了這個服事,一直到最近這幾年,才又慢慢找回來,只是,這樣一個憑著信仰而來醫療的心,一直沒離開過他。

文章標籤

tcmaMich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恆常醫師.jpg

                             簡英慧  撰文

醫師世家,三代基督徒

出生於基督徒醫生家庭的陳恒常醫師,父親是曾擔任台北馬偕醫院外科代理主任,再回到故鄉朴子開業近四十年的陳天惠醫師,五十年代雲嘉地區流行霍亂疫情的發現及舉報者,並以此獲得第八屆醫療奉獻獎。弟弟妹妹也都是醫師牙醫師,一家共有五個陳醫師,媳婦女婿和第三代還有好幾位醫師。

陳醫師自高雄醫學院畢業後,1983年起在台北馬偕醫院外科受訓,後擔任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及燒燙傷中心主任。2012年他轉任埔里基督教醫院第七任院長,也是南投縣唯一的整形外科專科醫師。秉持著父親鄉梓行醫的傳承與愛心,關心偏鄉原民部落病患的需要。

文章標籤

tcmaMich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70918陳誠仁院長1.jpg

撰文:簡英慧

人生意義的信仰追尋

和許多台灣的家庭一樣,陳誠仁院長出身於傳統信仰的家庭。小時候遇到節慶或是考試的時候,跟著母親到龍山寺拜拜。雖然他內心很疑惑,也不覺得這樣的拜拜能代表信仰,但他深深體會父母對他的愛與期待,小小的他內心更期盼的是拜拜完到龍山寺旁的小吃攤享受美食。在媽媽的鼓勵下,考上初中。媽媽說,既然考上初中,你就繼續再考高中吧!於是他又考上高中,然後又考進了台大醫學院。讀書一帆風順的他,在台大醫學院新生報到時,心想,這一路到了台大醫學院應該是不錯了,以後應該是會當一位醫生,然後開業,娶妻生子。此時,有另一個反思出現:難道我的一生就只有這樣嗎?如果不是,那又會是怎樣呢?以前也曾想過這些問題,但在那個時刻,更深刻啟動了他應該開始追尋更高的信仰帶領的想法。

由佛學到神學,立志醫療傳道

文章標籤

tcmaMich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芷華醫師1.jpg                          

簡英慧撰文

香港出生,台灣求學,也在台灣執業的高芷華醫師,還有另外一個特別的身分,由於她的先生是牧師,所以,她除了是照顧病人身體健康的醫師之外,她也是一位關懷心靈的師母。

服事人生三階段

香港因為曾受英國管轄,城裡教會所設立的學校林立,從幼稚園到大學都找得到教會學校的蹤跡。父親是天主教徒,母親是基督徒,都是忠誠的基督信徒,就在這樣濃郁的宗教氛圍下長大,父母從幼稚園時就把她們三姊妹送到教會學校就讀,在教會學校的薰陶下,她一路讀到高中畢業。神給她人生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靈命裝備,讓她在教會學校中長大,她受到教會學校的薰陶,學校有晨會、唱詩歌、讀聖經、背金句的環境,宗教模式對她而言並不陌生。第二階段是服事鍛鍊,從國中就開始教主日學,在學校和教會都投入教導的服事,注重靈命的栽培。後來來到台灣,結婚之後成為傳道人的妻子,在人妻、人母、師母、老師以及醫師五個不同身分中遊走。現在她進入神給她的第三個階段,這是她的出戰期,神賞賜她的兩個孩子都已成年,孩子可以獨力照顧自己,所以在她往後的生命裡,她決定要為主征戰,擴張國度,並努力搶救靈魂。

文章標籤

tcmaMich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潘文良醫師.jpg

與潘醫師、醫師娘於恩典牙醫診所門口

簡英慧撰文

來到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這個屬於布農族的部落,恩典牙醫診所座落在村落的第一戶人家。矮矮的房子,裡面有診療台以及X光室。這就是潘文良醫師從加拿大返台執業的地方。醫師和醫師娘都是從小到大在艋舺的繁華商圈長大的基督徒、在台北及台中讀大學、畢業後在台北永和執業,爾後出國到加拿大。當兒子上大學後,他們選擇回到台灣,為了落實心中對上帝愛的回應,因著神的帶領,他們最後選擇在台東的延平鄉執業。

信仰之旅,偏鄉義診結姻緣

文章標籤

tcmaMich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仁邦醫師 (3).jpg

簡英慧撰文

成長與信仰經歷

人生是在不斷的探險中,尋找到它的意義。

來自傳統信仰家庭的仁邦醫師,在高中時期就開始探索生命的深層意義。大學就讀於陽明大學的過程中,看到人體的奧妙,並不能用演化論去解釋的。當時在學校裡面有一群基督徒老師,有些老師在課堂上,就會談論到信仰與生命。如張南驥老師藉著微生物免疫的課程來見證上帝創造的奧秘,這對於他的信仰與生命非常重要,引導他對生命有更深層的思考,開始去思索生命的意義。高中以前他是個乖兒子、乖學生,離開家到台北讀書,對於新生活、新環境,他有很多想要嘗試的。大一擔任康樂股長與吉他社幹部,參與了許多班上與社團的工作,在快樂的吃喝玩樂中,他隱約地感覺到一股空虛,需要向內再去探索,才能得到滿足,他開始積極地讀一些哲學與大眾心理學的書。非常感謝神的是,在寢室四人中,有一位學長志傑是天主教徒,學長隱約感覺到他正在對生命哲學探索,尋找人生的意義。志傑介紹他去找一位天主教的修士,這位修士具有德國的哲學與神學博士學位,學養相當豐富,他們在一年的時間裡面,進行一對一的哲學、生命與神學的對談。他體會到信仰的浩大,生命的奧妙,又覺得似乎人窮其一生,似乎也無法完全去了解,難道要走完一生,才去相信祂嗎?頭腦有限,生命有限,而學校裡面這些專精於基礎醫學的老師,以及這位有學問的修士,他們最後都是捨己,並選擇跟從主的道路。那個時候的他一方面被他們感動,也覺得自己既不比他們聰明,人生閱歷也不比他們多,也被他們的謙卑服世人的精神所感動,似乎跟著前面的見證人的腳蹤前行就對了。大一時參加校園團契主辦的大專靈修營,開始真實地認識這些信仰見證人所信的耶穌基督,經由大四的學長俊昌帶他決志禱告。大二開始沒多久,召會的弟兄姊妹非常積極,一直在校園裡尋找願意決志信主的人。在召會學長的邀請下參加了召會的聚會,1980114日,他在弟兄姐妹家裡的浴缸裡受浸禮,成為基督徒。

文章標籤

tcmaMich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程得勝醫師.jpg

                       簡英慧撰文

三代醫療與傳道的傳承

來自醫師世家的程得勝醫師,祖父和父親都是醫生。祖父程清水醫師除了行醫,更有傳福音的熱誠,他畢業於南京東南醫學院醫學系並留學日本一年,回來台灣開業,自己家裡就是診所,一邊看診一邊傳福音,卻遇到了攔阻。在日人統治的時代,殖民政策是日本人最在意的,他們想要征服台灣人的一切,包括思想,怎可能讓基督信仰的思想自由生長,遍地開花?日本巡佐命令程清水醫師不准傳教,於是他就帶著全家移往中國居住,在那裡設立教會、看診、傳福音。父親程文彬醫師那時跟祖父學了一些醫術,也在中國當起醫師。父親與母親在中國福建認識、結婚。母親曾就讀上海伯特利聖經書院(現遷於香港,伯特利神學院)。中國內戰嚴重,1949年他們全家遷回台灣。父親因為沒有醫生資格,不能在台灣執業。1947年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許多醫師罹難,加上大量中國人民移民至台灣,因此醫生嚴重不足,所以國民黨政府頒布醫事人員甄試辦法,開放曾接受五年以上接受醫師教導下的醫療訓練人員可以申請醫師執照執業。但是當年全國醫師公會理事長吳基福醫師的擱置行政命令的公文,全台灣申請甄訓醫師的手續中斷,父親北上,攜帶申請甄訓醫師的表格,在台北新公園中祈禱後,冒著生命的危險勇闖總統府,當天從總統府取得台灣第一張總統牌的醫師執照(有附贈蔣介石照片以及簽名),之後其他申請甄訓醫師的都得以通過。父親如此得來不易的醫師執照也賦予兒子習醫的責任。

母親受過良好的神學教育,除相夫教子幫忙診所的事務外,也非常致力於傳福音的侍奉,當時在鄉下的教會,有時主日沒有講員,就由母親負責講道。母親在他五歲時因為產後大出血過世。母親溫柔、努力傳福音以及產後大出血這些事情,影響程醫師對教會服事的認真承擔的態度,以及選擇了婦產科去幫助產婦度過難關。

文章標籤

tcmaMich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趙文崇醫師.JPG

趙文崇醫師

撰文:簡英慧

你們要作   神各樣恩賜的好管家,各人照著所領受的恩賜彼此服事。對於管家的要求,就是要他忠心。

(彼得前書四:10;哥林多前書四章2)

tcmaMich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鄭連德牧師2.JPG

撰文:簡英慧

如果一個人,在二十歲時,就經歷必死的恐懼,其後悠悠人生歲月裡,會是一個怎樣思考生命的意義的人呢?

神風特攻隊,出征前的死裡逃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軍為了挽救頹敗的戰局,組成了「神風特攻隊」(日語:特別攻撃隊)。利用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薰染到戰役之中,為了效忠天皇的忠誠以及榮譽。「一人、一機、一彈換一艦」的自殺式特別攻擊,期以用最少資源(一人、一機、一彈),換取最高破壞力(一艦),企圖破壞盟軍的兵力、武器、戰備與補給。當年只有19歲的鄭連德牧師,被強迫軍召抽中這樣的任務,與其他戰友一起到日本空軍學校,要當飛行兵。約一年後,受選在陸軍士官學校基地訓練,當時已到戰爭末期,日軍缺乏汽油,燃料僅以酒精混和汽油代替,戰鬥能力已經遠遠落後於盟軍。當時二十歲的他,以為他的人生就到二十歲為止,連遺書都已經寫好了。隨著訓練的難度提高,他「為國捐軀」的日子也漸漸逼近。直到1945815日,日本宣布戰敗,此時距離他演習結訓只剩36天,他所服役的航空隊就此解散。此後又經過半年的時間,費盡千辛萬苦才回到家鄉台灣與家人相聚,家人原本以為他已經戰死,再見到他簡直不敢置信,相擁而泣。

tcmaMich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顏國順醫師.jpg

簡英慧撰文

早熟的拾穗童年

有如米勒的名畫「拾穗」般的阡陌田野自然遼闊,窮困的人正在撿拾農家遺落在地上的愛心麥穗,自小出生於台南安南區本淵寮貧困農家的顏國順醫師,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小時候沒有太多的物質慾望,雖然家裡窮困,但小孩子的心總是容易滿足,附近種植番薯的人家,在番薯收成後,也會遺留下一些番薯,讓小孩子去挖,當他挖到了,心裡非常開心,尤其是特別大的,便珍藏起來,巴望著賣冰淇淋的人來,可以以物易物拿去換冰淇淋,小小的心靈很容易滿足,也很容易得到快樂。種植蕃薯的人家,不一定家庭環境會比較富裕,但是台灣早期農業社會純樸的人情味,是顏國順醫師童年難忘的味道。就像孔子所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小時候因為家境不好,窮苦人家孩子多早熟,因此,顏醫師從小就學會了勤奮、節儉、樂天與珍惜。

團契、TCMA打下基礎

文章標籤

tcmaMich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詹弘廷醫師.JPG

              

簡英慧撰文

服事祭壇的尋找

「一條年輕的生命,一份充滿熱情的胸懷,要趁著尚未凋敝以前,找到可燃燒的祭壇。」這首詩歌歌詞,從大學時代就在詹弘廷醫師心裡盤旋。

文章標籤

tcmaMich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啟中醫師.jpg

撰文:簡英慧

座落在台中車站附近的育民診所,已經屹立在此44個年頭了。在這服務許久的張啟中醫師,其實並不是台中人,而是一位出生在台北市安東街的台北小孩。

成長年代

tcmaMich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簡英慧

黃勝雄院長4.jpg

「我必須與德國的基督徒們一同經歷祖國歷史上這艱難的時期,倘若我不能分擔同胞當前的試煉,就沒有權利參與戰後基督徒生活的重建。」

~~潘霍華寫給尼布爾的道別信。

1939年,對德國認信教會無力對抗納粹政權感到失望的潘霍華(Dietrich Bonhöffer 1906-1945),萌生移民美國的念頭。但到了美國之後,他很快地打消了移民的念頭,毅然決然地返回德國。他在寫給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 1892-1971)的道別信上,寫下了這樣的話。

tcmaMich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