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王仁邦醫師 (3).jpg

簡英慧撰文

成長與信仰經歷

人生是在不斷的探險中,尋找到它的意義。

來自傳統信仰家庭的仁邦醫師,在高中時期就開始探索生命的深層意義。大學就讀於陽明大學的過程中,看到人體的奧妙,並不能用演化論去解釋的。當時在學校裡面有一群基督徒老師,有些老師在課堂上,就會談論到信仰與生命。如張南驥老師藉著微生物免疫的課程來見證上帝創造的奧秘,這對於他的信仰與生命非常重要,引導他對生命有更深層的思考,開始去思索生命的意義。高中以前他是個乖兒子、乖學生,離開家到台北讀書,對於新生活、新環境,他有很多想要嘗試的。大一擔任康樂股長與吉他社幹部,參與了許多班上與社團的工作,在快樂的吃喝玩樂中,他隱約地感覺到一股空虛,需要向內再去探索,才能得到滿足,他開始積極地讀一些哲學與大眾心理學的書。非常感謝神的是,在寢室四人中,有一位學長志傑是天主教徒,學長隱約感覺到他正在對生命哲學探索,尋找人生的意義。志傑介紹他去找一位天主教的修士,這位修士具有德國的哲學與神學博士學位,學養相當豐富,他們在一年的時間裡面,進行一對一的哲學、生命與神學的對談。他體會到信仰的浩大,生命的奧妙,又覺得似乎人窮其一生,似乎也無法完全去了解,難道要走完一生,才去相信祂嗎?頭腦有限,生命有限,而學校裡面這些專精於基礎醫學的老師,以及這位有學問的修士,他們最後都是捨己,並選擇跟從主的道路。那個時候的他一方面被他們感動,也覺得自己既不比他們聰明,人生閱歷也不比他們多,也被他們的謙卑服世人的精神所感動,似乎跟著前面的見證人的腳蹤前行就對了。大一時參加校園團契主辦的大專靈修營,開始真實地認識這些信仰見證人所信的耶穌基督,經由大四的學長俊昌帶他決志禱告。大二開始沒多久,召會的弟兄姊妹非常積極,一直在校園裡尋找願意決志信主的人。在召會學長的邀請下參加了召會的聚會,1980114日,他在弟兄姐妹家裡的浴缸裡受浸禮,成為基督徒。

渴求的心

上帝給了他一顆渴求的心,不管是在知識上的意義,或是人與人之間彼此的關係。小時候因為父親在銀行工作,母親是國中老師,工作繁忙的關係,所以國小之前他有時候住在外公外婆家,有時住在爺爺奶奶家,父母來看他之後要離開,他會有一些分離的焦慮。在這種情況下,他的內心一直存在著對於與父母關係的渴求,這樣對親密關係的渴求,隨著年紀漸漸長大會有不同的對象,從同學、同性朋友到異性朋友,成長過程他非常重視與親友的親密與和諧的關係。他在高中面對課業的壓力時,思索的是人生終極的意義是甚麼?感謝神,在進入大學後,這些對親密關係的渴求以及對人生的問題一一地被滿足,神埋在他心裡的種子因此漸漸突破長大。

信仰茁壯

受洗之後,並沒有在召會中繼續聚會,因為不太習慣召會的聚會方式,跟著學校的老師與學長姐到了石牌信友堂聚會,也參加學校的團契。在學校中和師長同學每週有好多次的團契聚會,慢慢地培養了他於信仰上的茁壯。當時也曾跟著學校團契的福音隊到苗栗峨嵋客家村教會去服事,寒暑假去那邊參與兒童福音事工,協助教會與學校合辦的兒童夏令營,並在社區做簡單的疾病衛教。到高年級後課業變重,就算不能全時間去,也會抽空幾天過去鼓勵學弟妹。另外,藉著每年寒假校園福音團契所主辦的大專靈修班,或是青年宣教大會、唐崇榮牧師的神學講座等,讓他更進一步的去認識基督信仰,後來他也在學校裡帶了一個福音性的小組。在大學中的生活,最受神祝福的事情是,認識他的另一半鄭雪瑩姊妹,兩人同屬陽明大學的團契,他們用信仰滋潤了愛情,雖然兩人個性南轅北轍,但藉由信仰修正磨合了彼此,成為同行天路的好伴侶,直到今天。

選擇精神科

在台灣傳統教育制度與傳統家庭長大,家族對身為長孫的他寄予厚望,而從小因為成績優異,家裡長輩鼓勵他考醫學系,他順從了社會價值與家族的期待,考上了醫學院就進去讀,讀了以後,到底自己是不是很喜歡醫學,剛開始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大一的時候,他開始對於醫學院不斷背誦的學習方式不太適應,他發現自己比較喜歡邏輯性的思考,也覺得醫學教育僅注重身體的問題,而忽略的心理與靈性的照顧,他覺得應該是要全人身、心、靈的關顧,腦海裡也閃過是否應該繼續念下去的念頭。從大一的共同科目中發現,原來自己不只是對數理有興趣,原來對人文科學也有興趣。大四的時候,選擇了趙可式博士的臨終照護課程,讓他體認到身心靈全面的照護才是給予病人全面的關懷,從醫的精神應該是這樣才對,那年的寒假,他與太太雪瑩到淡水馬偕醫院的安寧病房去見習了一個寒假。他的家人中也有憂鬱症患者,透過這樣的生命陪伴,讓他體會到身心靈全面照顧的重要性,在家屬就醫的過程中也看到一些基督徒醫師在處理這些心靈問題時的方式,治療方式不僅包括藥物治療,也包括心理治療、家屬協談與禱告。身為家屬、基督徒與醫學生不同角色的他,讓他慢慢去經驗與學習精神醫學的領域。透過精神醫學,讓他對人、對自己有更深刻的認識,畢業退伍後他選擇了精神醫學成為他至今服事的職場。

從醫學到神學

在精神醫療的工作中,他體認到生命的原始根基必須要用信仰來建立,他逐漸地對神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最近兩年中持續至台灣神學院選修了林鴻信老師的課程,自己在靈糧宣教神學院也開了「身心疾患與牧靈」的課程。他認為有心理疾病或是身心受傷的人,比較容易進入教會尋求幫助,因為這些人不見得會得到世界的理解或接納,教會是一個包容性比較大的地方。在生命的層面,教會可以提供靈性的造就與心理的陪伴,但若能加入心理諮商與精神醫療的專業協助,更可以深入人的全人身、心、靈的層面,讓人有更好的生命品質,並引人相信福音。他想要成為一位不一樣的精神科醫師,去整合精神醫療、心理諮商與神學,促成彼此間的對話。另外,在深入人們死蔭幽谷的工作中,覺得自己需要更深的神學造就來穩定自己信仰與生命的基礎。

精神科的病人需要接受仔細專業的評估,在嚴重疾病或處於急性期的狀況,需要接受適當的藥物治療,如躁鬱症、重度憂鬱症與思覺失調症等。輕型的精神疾病,如失眠、焦慮、輕鬱症或身心症(俗稱自律神經失調)等等,除了藥物的輔助治療之外,更應該從心理層面來切入。而人類的罪惡、疾病與死亡則是屬於生命的終極問題,需要信仰來幫忙。過去在醫院時大多是處理一些較嚴重的病症,是以藥物甚至住院治療為主,而這四年來魚診所的執業,遇到的則是輕型精神疾病,或是一些重大精神疾病的早期症狀,甚至僅是心理或靈性的問題,這時候自己需要對於心理與靈性層面有更多的理解與反思,以靠近病人和家屬的真正需要。在陪伴病人與家屬的過程,是浸潤在他們的故事裡面,這時對自己主觀經驗的反思就很重要,且需要有客觀的座標,這座標就是我們的信仰,也就是人類的罪惡與耶穌基督的救贖。透過耶穌基督與自己的關係,可以將此經驗與視野帶入工作中,以基督的心來體恤病患與自己的軟弱。

人生的過程中一路走來,受到許多不同領域的長輩引導陪伴教導,上帝藉著不同的人,開啟他新的眼光。有些人來到生命中,不是為了要停留的,而是要推動我們繼續往前走。在每一個生命歷程中,漸漸地讓他看到神所預備的道路。從自己的專業領域,跨到神學領域,他期許自己在畢業以後,把神學、信仰、精神醫療與心理諮商結合,

從上面來的智慧有幾樣特徵:第一是純潔,其次是和平、謙和、友善,充滿著仁慈,能結出豐富的善果,沒有偏私,沒有虛偽。一切正義的果子都是從播種和平的人、為和平努力所撒的種子產生出來的。

雅各書三章17~18

生命的過程,是一場深刻的靈魂對話。靈魂的關顧,確實是精神科醫生治療過程中的一環。透過信仰的力量,幫助病人開啟新的眼光,找到靈魂的歸依。尋得耶和華,就是尋得智慧。尋得上主的智慧,就會有見識,有了見識,就有健全的判斷力。在這天路歷程中,因為神學的造就,使得仁邦醫師的醫療人生,更具意義。

arrow
arrow

    tcmaMich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